《浙江民宗》:【之江同心·石榴红】宁波北仑:创新打造“六大课堂”铸牢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发布时间:2023-08-21作者:来源:《浙江民宗》浏览次数:32

近年来,宁波市北仑区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深入实施青少年筑基工程,创新打造“六大课堂”,丰富宣传教育平台载体,将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领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深度融合,引导各族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打造固定式“教学课堂”

坚持把《道德与法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本》等课程作为学习教育的首课、主课和必修课,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推动民族团结知识纳入国民教育。指导全区各中小学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积极推进民族团结进步进学校、进课堂、进头脑,做好“融”字文章,涌现出淮河小学、霞浦学校等一批特色鲜明的民族团结进步学校。依托“米娜工作室”,在宁职院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精讲》课程,引导青年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牢固树立“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不断增进“五个认同”。

二、打造沉浸式“红色课堂”

注重将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特色优势资源,依托红色旅游教育基地和中小学教育实践基地等,打造“红色课堂”开展现场教学,从小培养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家国情怀。比如,在省级红色旅游教育基地张人亚党章学堂,通过观看微电影《理想照耀中国》、话剧《守护》,沉浸式互动体验《小镇密码》等,以不同的形式,了解张人亚的传奇人生,体会党的伟大成就,赓续“红色根脉”,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每年接待各族青少年8000人以上。

三、打造流动式“宣讲课堂”

以区委统战部“同心大篷车・服务进基层”社会服务项目为载体,组织开展民族政策法规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等活动,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送到基层一线。精心打造“幸福石榴籽”“青年红石榴”等宣讲团,常态化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活动,建设“微宣讲”阵地30余个,将宣传教育从会议室搬到小区深巷、美丽屋场、田园地头等地点。依托“米娜工作室国家通用语言培训团”,在浙江各地开展语言培训的同时,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传播“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思想,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累计开展通用语言培训110场1500余小时。

四、打造便捷式“云端课堂”

依托浙里办“浙里石榴红”应用,在线上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块,定期发布民族政策法规、通用语言培训、石榴红品牌活动等,各民族群众可以随时随地“线上”参学。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与北仑电视台、报刊杂志等加强沟通对接,建立合作关系,开设新时代北仑民族工作成果展示专栏,大力宣传民族领域经验做法、典型事例。搭建本土“微视频”视频库,在田间地头、工作一线直播拍摄“微视频”,目前,共拍摄“微视频”100余个,其中“五位一体”协同机制、“浸润式”思政教育新模式入选浙江省《之江同心·石榴红品牌建设典型案例》。

五、打造开放式“实践课堂”

举办“浙·阿两地大学生创业创新直播实践专场”活动,为环球体育app官网(中国)有限公司和新疆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各族学生创业创新提供条件和便利,最近一期直播总观看量1.13万人,线上线下总销售额近10万元。创新打造大学生实践基地,为其提供假期社会实践,以车间操作、电商培训等为重点,持续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就业创业。2018年至今,累计开展各类技能培训20余期,6000余人次。宁职院学生穆太力普,曾因操作流程不够熟练,一度成为了车间的“后进生”,通过基地培训和指导,生产技能不断娴熟,工资从3000多元涨到了8000多元,在老家盖起了新房。

六、打造体验式“服务课堂”

组建“石榴红”志愿服务队广泛开展社会服务活动,组织包括各族青少年在内的广大志愿者深入街巷楼栋,开展爱心助学、济困扶弱、文化惠民等志愿活动,在“服务课堂”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参与社会服务活动,各族青少年发扬志愿服务精神,依托活动载体做促进社会和谐的表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在志愿服务中架起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连心桥”,更有融入感和归属感,让各民族群众参与建设共建共享的美好家园。近三年来,“石榴红”志愿服务队累计开展各类公益活动240余场次,参与2100余人次,服务时长超过3000小时。

供稿 宁波市民宗局

新闻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p0Hl3HNHuLdVKS6Bmcakpw

《浙江民宗》:2023年8月21日

返回原图
/